您现在的位置: 孔雀竹芋 > 孔雀竹芋价值 > 正文 > 正文

肾病大量蛋白尿才是肾病的特征不一定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16 13:50:56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在哪家医院 http://m.39.net/pf/a_4525501.html

很多人认为,大量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特征,如果尿蛋白不多或是呈阴性,就说明肾病病情不严重,也不会发展至肾衰竭。

其实,并不是所有肾病都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长期尿蛋白不明显的肾病也有很多,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同样会逐渐损害肾功能,影响长期生存率,咱们下面就来说说。

第一种,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可分为Ⅴ期,在Ⅰ期和Ⅱ期时,尿蛋白均正常,发展到Ⅲ期才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此时若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90%以上的患者会发展至Ⅳ期,出现显性蛋白尿。

当大量蛋白尿得不到控制,很快就会进入Ⅴ期——肾衰期。也就是说,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到Ⅳ期才会出现明显的蛋白尿,而此时往往已离肾衰不远了。

第二种,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患者一般年龄较大(40~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或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肾病早期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

后期尿蛋白也不多,一般为+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2克以下,很少有大量蛋白尿的情况出现。但若不及时控制,也有发展至肾衰的可能。

第三种,慢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不同程度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像慢性感染、药物或化学毒物的应用、接触重金属盐、尿酸代谢紊乱等因素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

由于间质性肾炎损坏的主要是肾小管功能,而不是肾小球,所以尿液检查通常仅仅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5克/24h,不过未积极治疗的患者也会出现慢性肾衰。

第四种,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典型特点是两侧肾脏有多个囊肿,如水泡一般,里面充满了液体。

多囊肾尿蛋白量少,一般不超过1.0克/天,但随着囊肿的不断增多会逐渐压迫肾的神经和血管,严重时可发展成尿毒症,因此一定要及早控制囊肿,减缓肾功能损害。

第五种,缺血性肾病

缺血性肾病是指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严重狭窄或阻塞引起肾脏严重缺血,最终导致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的慢性肾血管性疾病,其尿常规检查变化轻微,尿蛋白少,多不超过1g/d,虽然肾功能损害进展慢,但也有少数患者最终会进展到肾动脉完全闭塞。

总的来说,尿蛋白的多少不能单独作为判断肾病严重程度的依据,因为尿蛋白少的肾病类型长期发展同样会危害肾功能,甚至引起肾衰。因此无论是何种肾病,尽早发现、积极配合治疗都是关键,切莫掉以轻心,以免耽误病情。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ngguazhi.com/kqzyjz/850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孔雀竹芋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